上海殡葬业转型中的科技战略

日期:06-05  点击:1315  属于:行业动态
著有《公墓管理研究新论》一书,先后在《殡葬文化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百余篇文章,获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乔宽元,上海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殡葬文化研究》杂志顾问。十余年来,乔教授参与上海市科委下达的《上海殡葬业清洁生产研究》、《上海公墓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参与上海市民政局下达的《上海公墓业管理办法研究》、《上海公墓业发展规划研究》、《殡葬服务进社区研究》以及上海科学技术基金会下达的《上海殡葬科技战略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担任《殡葬学科丛书》编委会顾问。著有《公墓管理研究新论》一书,先后在《殡葬文化研究》杂志上发表一百余篇文章,获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上午的报告太精彩了,给了我鼓励。我的报告内容非常多,因为这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的研究项目,我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研究出来,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涉及到殡、葬、祭以及关于管理规划等等方面。其中涉及到40大重点领域,因此我想每一个重点领域讲下来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会议的组织者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先讲,其实真正的意图是让复旦大学蒋昌建教授更精彩的演讲作为压轴戏。

我们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想课题的效果究竟要达到什么?我们考虑到,不仅仅要让课题取得预期的成果,而且要把通过这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使得一批年轻人在中间脱颖而出。这就是我们要培养一批能够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年轻人。所以这次我们的项目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老、中、轻相互结合。老就是以我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代表,参加到项目中间。而且有一批走出学校门不久,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青年,都参加到了这个项目中。

这是我们的组织特点,我们还有产、学、研的特点。我长期从事科委系统的科学研究项目,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产学研结合,联系到殡葬界就是殡、学、研结合的问题。事实上,就是上午邵老师所说的殡葬工作者有这样一种敏感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敏感力就是把社会上已经存在着的各种资源挖掘出来,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把太阳底下已经存在的东西有效的组织起来,配置起来,整合起来。

在传统的殡葬界中,我们是谈不上科学研究的,科学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而要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重要经验就是,把高等学校、研究院所的已经存在的科研资源,为殡葬界所用,实行组织上的创新,那就是殡、学、研相结合。

在老龄化社会严重的情况下,像我这样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在座的各位作为资源配置过来了,从而形成了老、中、青的三结合。我们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那么多科研资源,被在座的各位配置、整合过来,形成了产学研的新形式,那就叫“殡、学、研”三结合。因此,使我们有可能担当上海市科学技术基金会这样重大的项目。

参加项目的人很多,研究成果是大家的成果的,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讲那么多,也不可能充分的把研究工作者的成果讲好。我感觉到,项目里有一点,之所以立这样的项目,就是民政部的指导意中反复的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殡葬业的科学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在高等院校里也许我是唯一一个学习、研究民政部指导意见超过五遍的人,我觉得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多次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科学发展。这是在民政部所有文件中唯一一次如此高度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殡葬业发展。这是很指导意义的。

另外一件事,民政部部长亲自跑到上海,和上海市的领导韩正签订了一个协议,在科技界称为“部市”合作,这个事情给我触动很大,提出在上海构建示范区的设想,长期以来我们是隶属于民政系统的时候,必然存在着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现代民政大格局下面的现代殡葬建设问题,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由过去存在的传统殡葬,转型为现代殡葬的问题。因此我们这个题目是上海市殡葬业转型中的殡葬科技战略,还不是一个现代殡葬的科技战略,是转型中的,这里面有涉及到如何推动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转型的战略重点项目,以及我们要为未来的现代殡葬建设而努力的项目。

现代殡葬究竟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我认为大致上可以用四大殡葬表现:

一个是人本殡葬,就是怎么样体现人的尊严,同时要体现人生价值的殡葬,这是一个纲领性、理念性的东西。

第二个是文化殡葬。邵老师讲,要把殡葬不当作殡葬来做,要把公墓不当作公墓来做,那怎么做呢?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文化。因为我们这里的文化,和交响乐团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我们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那就是人生文化。因此,一旦把按照以上理念来做,殡葬界将出现巨大的文化资源的涌流状态,这种涌流是任何行业所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这个行业,将是最富有的行业。因为我们具有巨大的人生文化资源,是别人所无法企及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在开拓文化资源的时候,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要以积极的、健康的取向来提高文化殡葬。

第三就是绿色殡葬。生态殡葬,资源节约型的殡葬形态,能够对人和自然关系和谐相处有一个生态形态出现的殡葬。因此要节能、低碳,甚至是碳汇的,成为碳汇基地。我们在这里开会的时候,不能忘记古林人文纪念园对我们会的贡献,古林很重视种树,这对内蒙是极其有意义的,不仅是生态建设,保护先人留给我们的美丽的草原。

第四是科技殡葬。科技的内容非常广泛,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手段、科学的方法,这都属于科学的范畴,而不仅仅是那个表现为技术形态的,可操作程序的科学技术。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我们已经看到,从上到下,是否能够科学地对待殡葬行业,能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死”的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巨大的分歧,这个分歧甚至影响到方针政策。因此,我们在进行这项科学研究的时候,力图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手段,来把殡、葬、祭、管理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进去。而不仅仅是手段性的科学技术。这就是我们研究题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所以我在汇报中,不仅仅是涉及到所谓的硬科学内容,而且还涉及到软科学为科学服务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科技手段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而且还涉及到如何有效的使用,使得我们能够实现科学技术应该有的效果。这就是“推广”的这个词。我们一个特定的目标凝聚了很多人的倡议,并且拿出方案以后我们要“推广”,而正是这样的推广,在殡葬界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所以我们涉及到科技殡葬的时候,就涉及到项目设计的问题。

作为现代科技,对人本殡葬、绿色殡葬、文化殡葬什么关系呢?我这里仅仅提到的是科技手段和科技支撑作用。假如说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进到科技概念中,用科技手段和科技支撑来概括是不够的,不充分的。但表明人本殡葬、文化殡葬、绿色殡葬离开科技是不行的。如果离开科技,所谓的殡葬业的转型将不可能实现。现代殡葬就不可能建设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遇到一个重大的问题。一个是,殡仪馆系统很可能出现并且已经有苗头表明,他们的服务将退回到改革开放初期仅有的遗体运输、保存、火化、骨灰保存中。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正确地学习、贯彻好民政部的指导意见,中国殡仪馆的服务将有可能退回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服务。选择性殡葬服务只有五个字,殡葬部门学习文件的时候可能会遗漏这个问题,而仅仅退回到四大殡葬服务上来,这是很危险的。

但反过来说,这给了我们公墓界巨大的机会。在美国,至少有500个机构是殡、葬、祭不分的,中国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好多公墓也开始这样的尝试,也就是说,当有的殡仪馆退出选择性殡葬服务的时候,就给别的地方创造了重大机会。这是老百姓极其需求的,不是红头文件所能压制的。因为老百姓的殡葬活动早已经脱离了,甚至远远的超过了四大基本殡葬服务的范围,而当殡葬服务要退回到四大基本服务的时候,有人以为不需要这样做,因此给在座的各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因为老百姓是有需求的,这个需求远远的超过了四大基本殡葬服务。所以请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我们转型期的传统殡葬,绝不仅仅等于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殡葬,这里有巨大的文章要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像上海经历了三次转型,并且是在遗体火化基础上形成的殡葬服务体系,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殡葬。因此,现代殡葬的构建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的建立起来的,而我们选择了一个可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转型,转型的艰难不一定来自于老百姓,可能来自于高层,所以我们的研究,能否被决策者接受,是大打问号的。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考虑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殡葬领域中,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些科技特征的重点攻关项目一个个的突破,所以本课题的任务主要是寻找突破口和战略重点问题。

我们这次战略重点偏重在科技战略中。有几个重点,第一,遗体处理。传统的殡葬怎么概括?我认为传统殡葬就是遗体处理为中心的殡葬。这里既包括殡葬活动,又包括殡葬服务,当然由于殡葬服务需求的旺盛,终于分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殡葬服务的人和机构,那就是殡葬服务业。在殡葬服务业形成过程中,政府非常重视,于是出现了由政府管、政府投资的一部分称之为殡葬服务事业,简称为殡葬事业。

我们讲的现代殡葬,不是以遗体处理为中心,也不是以遗体火化为中心,而是人本殡葬,但并不表明遗体就不要了。它仍然是现代殡葬基础性的工作,但要在人本殡葬的高度上做,而不是把死者当作遗体来处理。因此,涉及到重要的领域,第一要有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力图把转变以遗体火化为中心的殡葬服务模式,转变为人本,就是人性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后面这“三化”就是现在国际上最前沿的绿色清洁生产的“三化”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怎么筛选研究重点?

第一,遗体运输。这是由政府买单的,不能仅仅作为物流来做。这是刚刚断气的人,根据人本应有的尊严将如何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要体现关爱。因此,遗体运输要做根本性的改造,这个钱不是老百姓出,因为民政部的红头文件说了是政府买单。如果是政府买单就不能违背十七大所说的以人为本。我们要高水平地体现以人为本的遗体运输。

还有一个问题,应用射频技术的生命手镯的研究。因为现在遗体很容易弄错,这种事情常有发生。所以,这里面一定有技术性的问题,不是只有认真就能解决的。既要防止社会上“一条龙”服务无序操作带来的危害,又要防止火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要在技术方面解决。就是在人断气之后戴上“生命手镯”,这是开死亡证书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殡葬科技绝不是我们一个行业所能完成的。这就要民政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生命手镯技术是成熟的,但是有体制障碍。

第二,现代科技在遗体防腐中的应用研究。现在上海研究防腐的人有了专利,但是调查中发现,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是癌症到死亡时已经干枯了,有的人身上全是药,这是需要做的深入研究的。

还有整形的问题,现在由于引起死亡的原因很多,包括车祸,有的头颅都找不到了。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美容,这是被忽视了的领域,一个死者活了80多年,上海市人的平均寿命达到了81.7岁,应该让他以什么样形象走?这涉及到人的尊严问题。这也需要我们研究。

殡葬工作者自身保护问题。我们要求殡葬工作者不怕死,不怕累,但是我们怎么保护他们呢?人的遗体是细菌炸弹,并且不明死亡原因有很多,我们殡葬工作者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且一个人到临死的时候细菌危害程度很高,药品已经对它不起作用了,这时候如果二次感染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要为殡葬工作者创造安全的工作场所。

遗体保存期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第三,现代科技在遗体或火化中的应用。我国火化炉非常低档,可以这样说,国产的火化炉很少有在碳排放、氮排放方面达标的,在上海黑烟的排放已经能治理了。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是有原因的,就是人作为一个能量体,在火化中又加入了能量,因此最后的能量排放是人自身有的能量和加入能量的叠加。因此,从绿色殡葬的角度看就有一个热能利用的问题。这种热能利用在理论上说可以达到火化的零耗能水平。因为人本身是一个能量体,问题在于我们怎么利用。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现在的火化只注意到把一具遗体变成了骨灰,它的体积上的减量是95%,重量上的减量是99%,但这样一个骨灰的自然形态,假定为骨灰仍然是人所有骨头的100%,那么体积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就需要骨灰盒保存,而骨灰盒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墓墓穴的大小,当然在上海探索小墓穴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全部骨灰,或者是原来的骨灰盒。这就面临着进一步把骨灰精制的问题。我们做过实验,火化精制后的骨灰在体积上缩小一半,为公墓创造巨大的前提,这个责任是政府的。所以我们认为,好多项目是在考虑怎么样把火化深化的问题。

我国经过60年的时间推行火化,火化率曾经达到54%,现在是48%,为什么那么艰难呢?与人们对火化的恐惧是有关的。但是我认为48%仍然是伟大的成绩,这是靠政治任务取得的,上海就是这样的。从物理学、心理学角度看,火化是不是就是唯一的、最好的遗体处理方式呢?研究表明不是,有比火化更能让老百姓接受的遗体处理方式。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处理后也能正常排放。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火化在当今的中国技术水平状态下,并不是唯一的、最好的处理遗体方式。我们这里提出水葬。这不是我的发明,但是我在上海最早发现的。在英国已经作为和火化同时的遗体处理方式。我相信英国人说的话,水葬没有排放,而且是平静的、优雅的处理遗体。

这个处理方式的采用,不是难在技术上,也不是难在钱上,难的一个前提是火化是不是当今唯一的处理遗体的最佳方式。我的初步研究表明,它本来就不是唯一的。现在已经表明它也不是最佳的,因为它有排放问题,我们是用520元的小钱,去做出5200元的大气污染。上海每年去世超过10万人,这10万人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氮的排放等其他排放远远不是10万个520元能买回来的。但困难在哪里?因为是毛主席说出来的,而且民政部又在强调。所以这就要通过科研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将引发中国殡葬业向何处去,以及用什么方式处理遗体的思想问题,然后才是技术问题。

第四,现代科技与殡仪活动。现在面临的是仪式化的问题,要不要一个仪式,一个什么样的仪式能够体现人的心情?现在的殡仪仪式已经简化到131模式,这样的模式没有体现人的尊严,也没有让人感觉到珍惜生命。明明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却在我们的手里由于过度的简陋,起了相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该做什么呢?

科技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把人作为文化人,而不是一个遗体,人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因此作为文化人来对待的时候,就有一个如何体现人生80年的文化问题。如何加以搜集、整理、体现这个问题呢?我们在这方面疏忽了,比如说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等,曾经研究过文化追悼会,但至今推广普及率非常低。当我们把遗体作为尸体处理的时候,上海的火化率极具飙升。当我们说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形式,以文化小电影的形式推广的时候,却很困难。这里仍然不是技术的问题。因为人死三天就要开追悼会,而三天之内把小电影做出来也很困难。我们在推广的时候也遇到了体制障碍,这个障碍是巨大的。在上海高文化发达地区和高技术发达地区,人生小电影这样简单的技术的推广率却如此低,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上海的公墓里已经有100万沉睡的人,有人能把曾祖父的名字说出来吗?我都不能,更不能说出他们所做的贡献,我们就是这样把先人送走了,这样的运作模式下,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今后也是同样的境遇。上海每年死10万人,如果每年都放10万部人生小电影,这就是邵隆图老师说的不要把墓当墓做的问题。

第五,骨灰的保存以及保存形式。我曾经提出过,殡葬面临着“两岸三地”问题,“两岸”是此岸的世界和彼岸的世界的关系,要让两岸的人都满意。这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急需要做,但这个满意绝不是在提供四项殡葬服务基础上的,因为人们的需求在变化。满足需求的经济能力在变化,因此殡葬服务必须要随之而变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老百姓的需求。“三地”:第一个“地”:公墓要办成什么样?殡葬界办成什么样?我的回答是要把公墓和殡葬业办成人生文化的富集地,办成人生文化的高地。尽管这块土地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人生文化的富集是我们这个高地所特有的,别人是抢不去的,这是我们要建设的。第二个“地”:在殡葬界沉淀的非常深远、深厚。有一个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又要保存传统精华向上提升的问题。因此要成为一个宣传科学的阵地。通过科技的运用,也是在宣传科学。另外,要成为生命教育的阵地,我们拥有了别的行业里所不可能有的生命教育的巨大材料。那么多的人,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今天死掉的这个人,很可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之后的“三反五反”运动,但是他们没有倒下去,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教育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跳楼,动不动就抑郁。所以公墓不再是公墓,而是人生文化的富集地,弘扬科学的阵地,是我们人生教育的基地,这些关系处理好了,就处理好了“两岸三地”的关系。

要用数字技术研制“虚拟碑”,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数字技术的运用,形成虚实结合的文化碑,对于在碑上传承更多人生文化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实在每一个公园里搞一个虚实结合的虚拟碑,会让大家觉得有文化的气息,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因为人生文化的海量使得传统的墓碑形式已经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只能采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而它的组成可以各种各样。

第六,小型墓的研制。在老百姓比较喜欢入土为安的情况下,比较合理的方法就是小型墓。这还要进行不断的探索。

地上面积的缩小和向空间的伸展。全天候下壁葬用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及文化壁葬系列的研制。能经受常年日晒雨淋而不变形,不渗水,不变色的高分子材料。这里有科技创新的成分。

第七,微量骨灰的保存问题。我先讲一个哲学命题,骨灰无罪,先人的遗体被火化了,仅仅剩下遗体体积的5%,重量的1%。问题就在于,现在的保存方式占有了稀缺的土地资源。因此,不要在土地可承受的情况下,轻易对先人下手。我们现在社会问题已经够多了,殡葬改革仅仅是很次要的部分,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这样的改革,为社会制造更多的不安定因素,而这种不安定因素是触及到内心的。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以人为本”来做。我们是不是可以保存微量的骨灰,让亲人们有可怀念的地方。上海现在对于海葬有补贴,因此中低收入群体会选择海葬,也有一部分高收入、高知识的人选择海葬。但我们千万要注意,为什么要把骨灰扔到一干二净呢?理论前提是骨灰无罪,更深刻的问题是体现亲情,甚至是以人为本文化的载体。微量保存怎么做也值得研究。

第八,死者生命要素的保存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人有血、有肉,因此生命个体的特征由特有的生命要素决定,包括头发、DNA,这些保存比起经过1000多度高温之后,大家的骨灰没有差别化,统统是一个样,去保存毫无差别的骨灰呢?还是保存能体现一个人生命要素的东西呢?这里也有大量的科研项目。

关于人生文化保存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我们现在做的是花大的价钱、精力保存骨灰,上海市民政局又在力推不保存骨灰。那我们应该保存什么呢?因为人类有着“保存”永恒的观念,我们不要去简单的排除这个观念,应该保存值得保存的人生文化,因此这样一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既保存骨灰,又保存人生文化的漫长时间。保存人生文化怎么解决呢?如果按照过去传统的博物馆做法,就是要把一个人一件物品保存在博物馆,通过这件物品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的故事,这种保存代价非常大。因此,虚拟保存是将来面对普通老百姓保存人生文化的主要技术途径。虚拟保存的问题是大家要攻关的。

第九,现代科技与追思祭祀。在促进殡葬业转型的过程中,还有追思祭祀的问题,首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上海概括为“短时机、高密度人流”,这在科学层面上很难解决的。这样一种管理是末端管理,是产生了拥堵之后怎么样不出事故的管理,科学的方法是前端管理。不让它产生如此拥堵就没有事了。这个前端要延伸到哪里呢?从上海的民政局所有的权力来看,他要进入到社区有效的加以组织,就可以产生一种有序的状态。因此,在清明期间高密度人流,车流引发的高度拥堵的解决方案需要我们搞工程来解决。

还有就是依靠公共交通,我们的研究也表明,拥堵主要是车堵,车堵主要是小车堵,只要我们把公共交通建立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小车换大车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但是这里的组织也是一个管理方法的问题。

我们每次匆匆赶到公墓要花几小时,而在公墓里只有半小时,花了那么多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缺少文化,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手段,要影响到文化层面,并且这个文化是可积累的,每一次和前一次是不一样的,因此就产生一种向上提升的文化现象。如果这样坚持,就不会有“清明难”了。要有清明文化,清明文化才是清明节的本意,如果这样简单的重复文化苍白的清明活动是行不通的,就要想办法让祭祀文化不断递进,向上提升。

第十,现代科技与殡葬管理。现在是科学技术要介入到管理,管理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一个是客户资源的管理。各位注意,我把客户作为资源来管理。现代民政要解决,因为死了人了,让商家把损失的社会资源再补回来,还要能够增值,提升。把客户作为我们的资源,而不是负担。每一个死者的后面,拥有250个有效关系,这就是250定律。当我们看到每一具骨灰的时候,应该看看它后面所站着的250个人,它就是公墓发展的巨大资源。我们的金矿在哪里?就在骨灰后面的250定律上。但是,我们把它白白的浪费了,浪费还算好,很多人把它作为负担这就错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要怎么管理、利用、开发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第十一,基于定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公墓墓穴管理系统的研究。将来在公墓里可能有几万个墓地,很有可能找不到,所以要形成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GIS系统。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它立体、多维地显示死者的精确位置,政府要查询什么信息的话,调出GIS就可以准确地查出来了。上海市民政局怎么样把各个公墓具有的为社会尽责任的积极性加以配置,做了很多的工作。如果有了这套系统,再密集墓穴都可以找到,这对于今后工业上采用的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死有所葬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第十二,信息技术在骨灰安全保障中的应用研究。现在盗墓的情况非常多,现在上海盗墓的情况是为了用骨灰敲诈,而且事实表明这样的案例以后将会很多,这就需要安全保障。

但是,可以把非正常突发事件形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少,这是可以做到的。拉登把美国的两座楼炸掉,这是很难预防的,但是,美国人的智慧就在于当911事件发生以后,他们采取的一些技术手段,包括人员的组织和管理,把人员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也体现了人的尊严。我们在方面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十三,现代科技与殡葬业布局。科学技术如果不顾及到宏观,也是很片面的。比如说,关于科技和殡葬业的布局问题,这是我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上海市民政局在这一方面是很超前的。它引进了一批科技工作者研究殡葬业的布局。因为我们原来的布局中没有,原来是以火化为核心的,与现在的发展偏离太大,即使按照这样的布局理论,也出现了奇迹,就是在拥有800万人口的上海,只有3个殡仪馆。但这样的规划,毕竟是重大的失误。我们不要把它作为一种荣,当我们举起十七大以人为本的旗帜的时候,原来的规划必须重来。什么样的理论是正确的呢?很多研究人员没有好好的研究,所以不能怪民政部,学者的责任就是要想领导之未想,不能跟着领导唱唱调子。所以我们要有理论研究,比如说要研究地区性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与殡葬消费的相关性研究。尽管红头文件很多,但是很多穷人仍然死不起,因为消费模式的固定。为什么要找那么稀缺的土地资源而葬身?我老写一句话,随着老百姓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殡葬消费也一定会提高,但是没有具体的数据,因为我没有研究过,这不能过多的怪媒体,因为学者就没有研究。

现在大家都在反对入土为安的理由何在?理由是土地稀缺。昨天有人说,难道新疆土地缺失吗?全国人都葬在哪里都没问题,反过来说,上海的究竟有多少能力承载死人,我们缺乏研究,我们是在不考虑一个地方的土地能够承载多少死人的条件下,来空讲节约土地,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我们不能笼统的说,因为土地稀缺,所以要防止死人和活人争地,因此要节约每一寸土地。我们要说,这样一种消费是传统的,但是我们面临的是稀缺的问题,所以我这里只能供给这么多,依据就是某一个地方土地被死者的土地承载的前提。

城乡一体化的割格局下,两种公墓体制必须研究。该研究,既要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下公墓的传统布局,又要突破公益与经营两种体制的常年分割。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公墓共担公益职能和公益责任的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殡葬资源的共享研究,因为上海确实土地稀缺,但如果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我们殡葬怎么一体化?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尝试的。

在高度城市化下,殡葬火化设施的集中度研究。科学地把握火化设施的集中度问题,打破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规划模式。接下来,殡仪馆怎么合理布局。解决殡仪馆分布过度集中、布局空间跨度过大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火化产业适度的集中。就不要像上海现在有800万人口,仅仅有3个殡仪馆的格局。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工作时间: 全年无休

联系人:市场部

手机:17702374446

电话:400-833-4023

邮件:402580380@qq.com

地址:重庆市高新区白市驿镇牟家村